《大国脊梁·圣境峰光——高原雪山画派作品展》2020年Q国巡展来袭。Q国巡展的学术研讨会在文化底蕴厚重的国画大省——陕西和山东进行,主题为“中G山水画的现代性转型及其群体现象”以及“中G山水画传统的地域特征及笔墨创新”,将雪山画派立足于中G山水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了探讨。
不少理论家提及高原雪山画派绘画风格时指出,画面具有“圣”“大”的观感,“作品的表现力强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”,包含着对“壮美”“雄伟”和“高大”的表达。当站在现代美学体系的理论构架中,以上对雪山画派绘画风格所进行的诸多描述,都应属于对其审美形态的概括,具体来讲是对“崇高感”的描述。
在《大地礼赞》一书中,英国的博赖特以“庞大的自然对象”“赞叹的愉悦”等意境来概括崇高。在中G古典美学中,关于崇高的释与注颇丰,如《诗经·小雅·南有嘉鱼》中,称“崇”为“万物得其高大也”
以上关于“崇高”的审美客体外形及观感的分析,从中、西方美学角度映射在高原雪山画派的作品上显得尤为合理与贴切。从高原雪山画派的作品中,我们可以看到雪山山川的神气,画面中大山大水的意境,笔下山峦凛然的坚实感,都在尺幅之间游刃有余地进行着崇高的诠释?;醒┥降牧α亢推疲蒙竺乐魈甯惺艿搅怂淖嫌胨嗄拢艿搅思蟮恼鸷?。此时,若从雪山坚实厚重、雄壮引来赞颂这一点来分析,对雪山画派作品中崇高感的体现的论述已不言而喻。
由此可见,审美客体高原雪山所展现的坚实、正大,画面整体中雪域山川塑造出雪山画派作品中“崇高”的审美形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