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前的山水画创作中,强化精神力度与精求笔墨趣味,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。京海墨韵名家陈忠洲先生恰恰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,在二者的统一方面迈出了有力的步伐,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。
陈 忠 洲
中G致公党党员
中G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
致公党北京市文化委副主任
国家一JI美术师
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
中G致公画院副院长
中G书法家协会会员
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
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
中G民间组织GJ交流促进会理事
观赏陈忠洲先生的山水画,壮美真景超越时空局限
陈忠洲的画作中将大美的景象与崇高的精神融为一体。他的许多作品,一律以画崂山为主体,层峦叠嶂,云涌泉流,偶有高土小屋庭院,分明焕发着饱满昂物的人文精神??梢韵氲?,在陈忠洲的观念中,丝毫没有西方画家的“主客两分”,有的只是中G画家的“亦物亦我”和“天人合一”。
他无论画“阅尽人间春色”的莽莽大山,还是画茫茫瀚海上的峥峥古木,抑或是画自天而落的飞流瀑布,都是深情地注入了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观实感奋,这与他对山水画优良传统的继承,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陈忠洲出生在孔孟之乡山东,自幼喜爱画画,2006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,他以良好的造型基本功,广泛涉猎各家各派,虽然取景仅受焦点透视的束缚,但在比较写实并略参版画手法描绘山水实景上,迈开了稳健的第一步。
陈忠洲从不满足于写生,满足于一心耳目,而是用全副身心去感受那已与历史文化合一的内在精神。对于传统,他身份重视前人创造的艺术规律,不只临前人的一丘一石,而是研究各家各派的闪光点,思索前人那体现在境象与精神;质与势;笔墨与丘壑;功夫与天然中的艺术思维方式。
对于生活,陈忠洲锲而不舍地抓住了雄魂壮阔的崂山,对于传统,他又把视点主要集中于北宋。这是因为常年耳濡目染的大山得壮丽,世代傍依大山的深情,使他形成了山水美的理想,形成了他选取传统精神光而大之的独特视角,导致了他以北宋式大山大水讴歌精神家园。
陈忠洲先入手于黄宾虹,学其精髓后又逐渐形成了自己清新高古的风格;让人耳目一新仿佛进入佳境一般。之后他又不断完善相应的表现方法,法度求严谨,气象务求雄浑等等。他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也便脱颖而出。
陈忠洲把山水作为民族生存的伟大空间和高昂精神的情感投射,正是中G山水画早已形成的宝贵传统。中G山水画产生伊始,就自觉的表现着无比广袤的精神生存空间。
陈忠洲一直追求着艺术表现的咫尺千里和咫尺重深,以寄于寓宇宙意识、历史和生命意识。是对屹立于历史时空中蕴含着精神文化的生存环境的讴歌,是奔跃的生命,是可爱的乡土,是伟大的祖国,是超越时空局限,是充满自豪与自信的精神家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