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画造假,在书画领域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,尤其是近几年的书画市场,仿造齐白石、张大千、吴昌硕、徐悲鸿等近现代大师书画的赝品已泛滥成灾,究其原因,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六点。
第一,在使用材料上,如纸张、颜料、印泥等方面,与被仿作品没什么差别,成品以后,也无须作旧。即便伪造民国时期的名家作品,只要弄几个黄褐斑点上去,就很能蒙人。再说要找民国时期的纸张也非难事,有些手卷的尾纸、册页的衬纸,拆下来可直接使用,其本身就是陈旧的。
第二,近现代名家的作品很丰富,出版的书画家个人专集图册很多,临仿者学习其技巧风格,要找范本,俯拾皆是。
第三,近现代书画家作品,应酬者多,自己重复者也多,作伪者即便照摹照仿、技术略微差一点,即行话中所谓“有个七八成像”,也能被鉴定家、收藏者所原谅。
第四,现代书画家,本身就追求变形,追求怪异,追求抽象,追求扭曲等。他们用了很大的功夫做试验,目的是想创造一种与他人不同的风格或样式,但是却忽略了在技术和技巧上表现功夫。然而一旦成名,或通过炒作,同样有价有市。只要有利可图,就会有人模仿,这样的作品,作伪起来最容易的,而鉴定起来却是最难的。
第五,老一辈书画鉴定家,他们以毕生的精力专注于古书画的鉴考研究,很少关心近现代作品,偶尔涉足,也只是几个很熟悉的亲朋好友,近现代书画作伪高潮的出现,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。
就目前来说,对近现代书画鉴定,既没有形成Z家队伍,更没有建立起权威机构,仍处在散漫状态。在万般无奈下,人们只好去求助于画家家属,尤其是遗孀和子女们。然而,面对如此巨大的艺术品市场,如此广阔的国土,以及许许多多的暗流,几个家属又能如何呢?如此,制假贩假者更是有恃无恐,招摇过市而无所顾忌。
第六,书画制假贩假还有“理论”的支持者:“高仿品”,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富裕,想在文化上提高一下生活品位,名人书画那么昂贵买不起,以便宜的价格买几幅“高仿品”在家里挂挂也好??墒钦庵帧案叻缕贰贝永匆裁挥忻魅返谋昙?,而且价格也不菲,少则几千元,多则上万甚至几十万,真是为了老百姓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