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骨画法是不用墨线勾勒、直接以色彩绘画物象的画法。没骨画法相传为北宋徐崇嗣所创,此后画者极少,清初的恽寿平是复兴此画法的大师,影响近代甚大。
没骨画法也以使用熟纸较恰当,因不用墨线,故以留白的“水线”来区分前后叶或花瓣与花瓣之间的关系,有以白当黑的味道。没骨画法也可细分为几种表现方式:
第一种较工细如双钩虿填彩法,只是略去双钩的墨线,靠色彩的层层加染而成。
第二种画法略为疏放稍带写意的笔意,直接以色彩点染,一次完成。
第三种画法是先工整色,未干前以其它类似的色彩点染局部,类似破墨因为使用熟纸,故产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带斑驳的色彩变化。
一般而言,白描画法、双钩填彩画法与没骨画法皆属于工笔画法的范畴,应注意其形态的完整与结构的清楚,初学者在花钱可先钩一张同尺寸的速写稿,置于画纸下,则构图、形状有个依据,能专注色彩与运笔的趣味,无论以哪一种方法画花、叶,色彩皆要有浓淡的变化,一只笔沾清水,以便分染。亦可用“先勾后染”的方法,追求更丰富的色彩变化,但设色不宜太浓艳,总以淡雅为尚。染完色彩,等待干后再勾勒叶筋、丝花或者加画花蕊,增补细部。
云(包括雾、烟、岚、霞、霭等)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,在构图上有以虚衬实景的作用,画了云,山才显得神采飞扬,活泼而秀媚。古代青绿山水多用勾云法,用淡墨依云的形态勾成起伏的曲线,再以朱砂赭石加勾,并以白粉渲染。
画云要分出阴阳,上面为阳,也叫云头,笔线稀少些;下面为阴,也叫云脚,笔线密集点。这样勾出的云,既有体积感,又有韵致。为了使线条画得流动而富于变化,执笔时拇指与食指可稍松,笔杆稍向向上斜,用中指拨动笔杆,画出的线条才灵活。勾云法略带装饰风味,多用于较工整的山水画中。
水墨画盛行后多用染云法(烘云法),染云法不宜露出笔迹而失掉云的轻柔之态,染云法通常用淡末散锋层层擦染,云要画的流动不滞,云彩的大小和方向要有变化,切忌厚重或呆滞。